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甘肃兰州:硷沟沿小学成功举办“新课标通识培训”助力教师队伍能力跃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17:23:00    

来源:环球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刻把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精神实质,切实提升全体一线教师的课程理解力与教学实践力,助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近日,由江西财经大学承办的“理解新课标,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专题通识培训在兰州市七里河区硷沟沿小学成功举行。学校全体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享这场由高校专家引领的、旨在应对新课程改革挑战的深度研修盛宴。

精准定位:通识培训,直面新时代育人挑战

本次培训定位清晰,旨在解决新课标落地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它不是针对单一学科的“点状”培训,而是覆盖所有学科教师的“通识性”赋能。面对义务教育阶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要求和培养时代新人的战略目标,新课标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均进行了系统性重构,这对长期耕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导向?如何设计与实施体现综合育人的学习任务?如何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变革?这些都是横亘在全体教师面前、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硷沟沿小学精准捕捉到这一迫切需求,联合江西财经大学设计并实施了此次面向全校、覆盖全科、聚焦共性的通识培训,为教师队伍迎接教育新时代奠定了坚实的理念基础与实践方向。

专家领航:深度解读,厘清新课标核心脉络

培训特邀在教育理论与课程改革领域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指导。在首日深入的专家讲座环节,教学专家首先立足国家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系统阐释了新课标修订的重大意义与指导思想。他指出,新一轮课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核心环节,其灵魂在于核心素养导向,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随后,教学专家重点聚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核心要义,对“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突出育人方式变革”等关键理念进行了权威且透彻的解析。他强调,素养导向意味着教学需超越碎片化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综合培育;强化学科实践要求将探究性学习、项目化学习、情景化学习等“真实践”融入课堂;推进综合学习则需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对于新版课程标准的核心特征,教学专家通过对比分析、案例展示等方式,详细解读了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凝练的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优化的课程内容结构、新增的学业质量标准、强化的实践育人导向以及改进的教学与评价建议。他特别强调,“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科的育人“北斗”,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个解读过程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联系教学实际,逻辑清晰,鞭辟入里,有效帮助全体教师从宏观层面把握了国家课程改革的蓝图和精髓。

多元互动:工作坊研修,探寻跨学科实践路径

区别于传统灌输式讲座,本次培训的核心亮点在于其丰富多元、强调参与的研修方式——采用了“专家引领讲座+深度工作坊研讨+高频次互动探究”相结合的立体化模式。

在专家讲座为全体教师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框架后,参训教师随即按学科混合或相近学段的方式,分小组进入精心设计的工作坊环节。江西财经大学项目团队设计了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研讨任务卡,引导教师们聚焦关键问题:如何在各自学科的教学中,精准对接新课标要求?如何设计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和单元教学?如何创设真实情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如何有效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在评价中体现过程性和发展性?

工作坊内气氛异常热烈。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们围绕同一主题(如“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何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如何在评价中关注核心素养表现”等)各抒己见,思维碰撞的火花四溅。一位语文老师分享了如何结合社会热点开展辩论会,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化自信的尝试;一位数学老师则探讨了将概率统计与校园环保实践结合的设计方案;科学和美术老师则畅想了共同引导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观察与艺术创作结合的跨学科项目。这种跨学科的交流极大地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素养培育的共通性以及学科融合的可能性。

项目团队的专家们深入各个工作坊,像睿智的“伴学者”一样,认真倾听小组发言,适时点拨引导,针对教师们在理念落地时遇到的具体困惑(如时间安排、资源整合、评价操作等)进行精准的答疑解惑和策略指导。专家们强调,学科实践不是否定学科本体知识,而是强调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与迁移;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做拼盘,而是围绕特定主题寻找学科间的联结点、融合点。专家们还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国内外案例模型和工具表单,帮助教师将抽象的课标理念具象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设计要素。

全员参与:学思践悟,激发课堂教学内驱力

硷沟沿小学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学校领导班子全程参与,一线教师全员、全程、全身心投入学习。无论是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还是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无不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认真聆听讲座,积极参与研讨,主动分享思考。

经过两天的深度沉浸式学习,教师们普遍反映收获巨大。不少教师在总结交流中表示:“这次培训如同拨云见日,对新课标背后的逻辑体系和育人目标有了更深理解,心中更有‘谱’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