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串房”为何频频出现?甲醛检测显示合格也可能存在问题
随着租房季的到来,“串串房”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这类房源通常由中介或个人投资者等收购或租赁后,经过低成本、快速装修改造,打造出所谓的“精装修”或“美观宜居”的外观,并迅速出租获取盈利。
然而,这些房屋在追求美观和高效的同时,却常常忽视了室内空气质量和潜在的健康风险,尤其是甲醛等有害物质的超标问题。为什么这样的“速成”房源能在租房市场反复出现?
“串串房”有何安全隐患?
从事室内设计和装修行业超过十年的钱先生表示,“串串房”多出现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是由租房群体需求催生的快节奏租住形态。这类房源通过快速翻新和转租来满足市场需求,施工和选材成本被大幅压缩。
他指出,这些房屋普遍采用低廉不知名材料,缺乏环保保障。尽管装修速度快,但也带来潜在安全隐患,可能影响租住者健康。
例如,北京一套50平米的房子,如果不改造厨房和卫生间,10天左右即可完成翻新,费用8000至12000元。而若进行标准的自住装修,成本通常要高两到三倍。
甲醛检测合格,就没有问题吗?
江苏大陆律师事务所律师余嘉依曾处理过近80起涉及“甲醛房”“串串房”的纠纷案件。她指出,部分房东明知新装修的房屋存在甲醛问题,仍然为了追求租金利益将房屋出租。
她举例说,有些房东在完成除醛处理后,立即对房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空气质量合格。然而,甲醛挥发是一个长期过程,租客入住后可能会感觉有刺鼻气味或出现身体不适,此时租客自行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检测,却发现房屋内甲醛超标,争议由此引发。
为何维权难?
余嘉依表示,目前对“串串房”出租方的处罚力度是不足的。尽管租客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退还押金、剩余租金,甚至承担空气质量检测费用,但这些赔偿仅仅是让出租方履行其应有责任,租客的实际损失往往远不止这些,除了时间成本,还可能包括律师费用、误工费、搬家费用等附加支出。
编辑:陈诗洁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