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报观潮丨文化+科技,在文博会奇遇山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20:31:00    

海报新闻评论员 徐坤杰

以“文”会友,“博”览天下。为期5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2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此次文博会,山东组织近百家企业、2000余种产品参展,全景式展示山东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成果。

山东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资源尤其丰富,儒家文化、齐文化、中医药文化、泰山文化、运河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资源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活”在当下,更有感染力、更富体验感?

山东的答案是:以技术为驱动,进一步激活文化基因,赋能文化事业发展,重构文旅产业生态。

当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发生碰撞,正如“数智文博 化成天下”的主题一样,山东展区呈现出浓浓的“文化+科技”风。

在文博会山东展区的“数智觅遗珍”板块,观众可跟随山东省图书馆的90后古籍修复师,体验古籍修复中的“科技与狠活”,如利用高精度扫描、AI图像修复等技术,让千年典籍得以复生。

将考古现场“打包”搬进文博会,山东展区的裸眼3D《定陶王陵沉浸式考古》通过打造集模拟发掘、考古解密、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互动空间,让观众现场拆解全国最大汉代“黄肠题凑”墓,一起在时空穿越中解码西汉帝陵的神秘面纱。

文旅新场景板块集中展示VR、XR、MR等数字技术在文旅场景中的创新应用,现场还打造了“好客山东·齐鲁1号”沉浸式文旅体验场景,虚实相生的感官盛宴、活态传承的文化大赏和全民参与的烟火大集在车上接连上演。

智汇新生活板块则突出数字技术赋能美好生活,从智能家居、竞技体育、中医健康三方面,集中展示数字新装备在生活场景中的创新应用。现场,由东阿阿胶联合研发的AI大模型问诊设备,结合中医望、闻、问、切理论,能通过AI图像分析识别快速实现体质辨识,提供养生方案。

在科技对文化的多维赋能下,传统文化变得更时尚、鲜活,充满生命力。

文博会上,通过与山东的一场场惊艳奇遇,观众从历史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并在沉浸式参与中实现潜移默化的传承。正是在这种生动精妙的互动中,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深厚的文化内涵借助数字科技得以更精准、更轻盈地触达观众,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值得指出的是,山东在文博会的亮相,不仅带着山东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成果而来,也带着山东对文化和科技如何相融共生的思考和实践而来,即深耕地域文化独特性,既保持技术创新的锐度,更坚守文化自觉的温度,突出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活化、泛在化,真正坚持为文化而科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观众在文博会上与山东的奇遇,不只是一次即兴关注和互动,还完成了一次文化传承与科技赋能的深度对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