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邓州市张楼乡:拥抱青春期 架起爱的心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18:02:00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孙丽

8月8日下午,邓州市张楼乡大丁村的会议室化身为温暖的“心灵驿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生命品格教育课程高级培训师孙丽携专业团队在此开设《拥抱青春期》专题课堂。这场融合科学知识、互动体验与亲情对话的特殊课程,如同一场及时雨,润泽着乡村少年初绽的青春蓓蕾,也叩开了两代人心扉相通的新路径。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青春期的情绪像过山车吗?”孙丽老师以生动的比喻拉开课程序幕。她结合多媒体课件,系统解析青春期生理剧变——激素涌动带来的身体发育、大脑神经递质变化引发的情绪波动,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提升伴随的认知冲突。大屏幕上播放着真实的成长影像:有的少年因嗓音突变羞于开口,有的少女因体型变化陷入焦虑……这些贴近生活的画面让台下孩子频频点头,家长们也露出恍然神色。

面对普遍存在的焦虑、抑郁、叛逆等心理困境,孙丽老师并未停留在理论层面。她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匿名解析:因成绩下滑陷入自我否定的小薇、因同伴嘲笑变得孤僻的小琳……每个故事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青少年隐秘的内心世界。“这些看似突如其来的‘问题行为’,实则是成长发出的求救信号。”孙丽老师的话语如同钥匙,打开了家长们认知的新维度。

在理论讲授之外,课堂化身实践工坊。当孙丽老师示范“深呼吸放松法”时,原本躁动的少年们屏息凝神,随着“吸气—屏息—呼气”的节奏,紧绷的肩膀渐渐松弛。在“积极自我暗示”环节,孩子们大声说出“我可以”“我能行”,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在教室回荡。

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亲子沟通难题,课程设计了极具创意的“解绳套”游戏。家长与孩子两两结对,手中缠绕的绳索象征错综复杂的青春期问题。在不许剪断的前提下,双方必须协同合作才能解开死结。起初急得满头大汗的父子,在反复尝试后终于找到节奏;母女俩从争执到默契配合,最终成功解锁的那一刻,掌声与笑声交织成最美的和声。“原来沟通不是单方面的要求,而是共同的努力。”一位父亲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感慨道。

活动现场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穿越雷区”亲子互动。孩子们将想要解决的问题写在纸片上铺成“地雷阵”,邀请家长蒙眼穿越。“左一步!往前一小步!停!”此起彼伏的指令声中,家长摸索前行,终于抵达终点。“以前总觉得孩子不听话,现在才明白是我的指令太模糊。”这位母亲的感悟道出许多家庭的共性困境。

这场特别的青春期课堂,恰似在乡村少年的人生旅途中亮起的一盏明灯,既照亮他们认识自己的道路,也指引着家长成为更懂爱的智慧引路人。当理解取代指责,当陪伴替代控制,青春的成长路上自会绽放出最灿烂的生命之花。张楼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团体辅导。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顶端新闻”客户端,“我想@领导”一键直达;南阳区域新闻报料或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线18639010169(微信同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