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两校共探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08:44: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施慧丽)盛夏时节,湖北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大学-贵州税务”研究生工作站党支部深入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开展“数智技术赋能农业产业发展”专题调研。7月17日,调研团队走进双溪中心小学,与正在此开展暑期爱心托管班的武汉文理学院智能制造与无损检测学院“普恩志愿服务队”展开深度对话,共谋科技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在双溪中心小学的科技教室里,湖北大学团队实地观摩了“普恩志愿服务队”精心设计的特色课程。无人机模拟飞行、智能小车编程挑战、太阳能小车组装等互动项目,让乡村儿童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技魅力。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介绍,这些课程通过“玩中学”模式,不仅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播撒农业科技创新的种子。

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数智技术如何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展开思想碰撞。湖北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党支部结合前期调研成果,系统阐释了大数据分析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病虫害识别中的突破,以及物联网技术如何构建智慧农田管理系统。该团队还特别分享了农产品溯源电商平台、农业机器人作业等典型案例,生动展现数智技术对传统农业的革新价值。

武汉文理学院“普恩志愿服务队”则从教育维度提出创新观点:通过乡村科技启蒙教育,能够为未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奠定基础。他们以暑期托管班为例,孩子们在编程实践中理解智能灌溉原理,在3D建模中构想现代化农场,这种早期接触将有效激发青少年投身农业科技的兴趣。

这场跨越高校与乡村的对话,实现了理论智慧与实践需求的精准对接。双方达成共识:数智农业发展既需要前沿技术突破,也离不开具备数字素养的新农人。下一步,两支团队计划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通过开发定制化农业科技课程、共建乡村数智实践基地等方式,探索“科技+教育”双轮驱动的乡村振兴新模式,为农业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

此次调研活动标志着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的深度融合,通过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让数智技术真正落地田间,让科技教育扎根乡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