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卢氏惊现“古河床”? 如出自“神秘之手”的唯美山水画,专家解释成因,距今可能数亿年或更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4:33:00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房琳

近段时间,三门峡卢氏县城附近的一段河道成了网红打卡地。

原来,吸引大家的是河道中一大片裸露的石河床。

近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来到现场看到,河水退去,河床表面沟壑纵横,似峡谷蜿蜒,似山峦叠嶂,似一马平川。更为奇特的是,走近细看,石头的纹路形状和色彩各异,或粗犷或细腻,或灰白或青绿,相互交融连绵不绝,宛如一幅幅壮阔唯美的中国山水画,却又浑然天成,仿佛出自某个神秘的丹青妙手。

这段河床经网友拍摄发布后,引来媒体争相报道,众多游客慕名探访。大家都称之为“卢氏古河床”,据传石头有上亿年历史。

然而,这段河床究竟形成于什么年代?成因如何?壮阔唯美的石头纹路,是否如坊间传言为河流冲刷而成?

对此,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健瀚博士。

黄健瀚说,从视频上看,他认为岩石是由变质作用和构造作用叠加形成的。

岩石属于变质岩,可能包括片岩、千枚岩,夹白色的大理岩或石英脉,经过强烈构造挤压,呈现出明显的片理化现象。

至于形成的时期,结合区域地质图,综合判断它更可能是陶湾组的变质岩。陶湾组非常复杂,有变质作用和构造成因,最新地质图里将它定为奥陶系的,距今约4.5亿年。

“仅从视频来判断,可能有些偏差。”黄健瀚告诉记者,也有可能是栾川群,距今8~10亿年。根据老的地质图,也有说是元古界,距今18亿年。

黄健瀚进一步解释,大家看似“古河床”的纹路或条带,并非河流冲刷而成,而是变质岩常见的面理。它们是在岩石形成后,在地下深处发生变质作用使矿物重结晶和定向排列,同时由于秦岭造山带的强烈挤压变形形成的。经过晚期构造运动,这套岩石抬升至地表,河流刚好流经这里,又恰巧在水位低时露出,所以大众会误以为是河流形成的。

但是,河床形成坑洼沟壑的地貌,可能跟河流及其裹挟的泥沙石块等物质的冲击有关。

“这种地质是一种普遍的地质景观,在豫西栾川、灵宝都有分布。”黄健瀚告诉记者,从科研上讲,并没有特别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之河水的冲击和侵蚀,这些裸露的石头可能会加速风化。

卢氏县水利局也在现场立牌提示,游客参观游玩时禁止使用工具敲打、采挖河床岩石,车辆不得驶入河道。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