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是什么让千名残疾人“跑”了起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21:16:00    

全国助残日临近,湖北襄阳55岁的残疾人褚明强冲上微博热搜。

这位7岁因交通事故失去双腿的教练,用两个木凳当“腿”,12年来教会全国近千名残障人士开车。他的训练场上,学员们有的单手操作方向盘,有的用特制装置踩油门,褚明强撑着板凳穿梭指导,重复着一句话:“我能用板凳走进驾驶室,你们也一定行!”

原来,按照2010年4月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只要没有红绿色盲、能够自主坐立、双手拇指健全、每只手至少有三根健全手指、躯干和颈部活动正常且听力达标就能考取驾照。褚明强的故事像一束光,吸引着内蒙古、广东等地的学员千里求学。更暖心的是,湖北多地都有这样的“特殊教练”——孝感的独臂教练教出200多名学员,随州的轮椅教练自创语音提示系统,当地残联还提供2000元学车补贴。

这些学员后来的故事,印证了会开车对残障人士的意义。自驾穿越神农架的旅行者,打破了“残障不宜远行”的偏见;通过网约车实现就业的创业者,证明了残障人士同样可以成为社会价值的创造者。驾驶技能赋予他们的,是重新定义自己人生可能性的机会。

从褚明强的故事里,我们也看到了社会进步的轨迹。从2010年C5驾照的设立,到2016年对残疾人驾考条件的放宽,到如今,湖北形成的残障驾驶培训的“暖心生态”,政策层面的改善为残障人士提供了更多可能。但我们还有更多期待——车企能否研发更多适配车辆?科技公司可否开发智能辅助装置?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湖北这些教练用方向盘转动着残障群体的命运齿轮。正如网友所说:“他们教的不只是开车,是如何把人生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来源:长江云新闻

相关文章